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青春敢问通天路 扬我国威上九天
发布时间:2017-04-20 21:21:43 浏览次数: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中国青年网文昌4月20日电(记者 卢冠琼 通讯员 刘远航 赵堃)“滔滔涨海,缈缈深空;琼州东北,赤县溟南。蓄造化神奇之力,展瑰殊创筑之功。山擂战鼓,劲励航天逐梦;海跃飞龙,雄催碧宇开疆。继西昌辉煌铸就,今文昌风骚再领。构陆海之格局,近赤道而增承载;建臻全之系统,精发控而旷逸扬。炽焰喷举千钧,领运载火箭之魁首;大器巡弋九天,辟星际家园于遥远……”纂刻在石碑之上,一首《文昌航天城赋》,无言又苍劲有力地告诉每一个过路人,建设者们,如何从这里再出发,壮志满怀迈步航天强国路。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伴随着腾飞的火焰,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天舟”出征地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再次惊艳世人。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到明朝万户飞向空中的首次尝试……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才真正迈出探索太空的步伐。短短六十余年,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17年4月20日,文昌航天人用天舟一号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为即将到来的第2个“中国航天日”献礼。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收官之战,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将为后续空间站阶段奠定坚实基础,其重大意义不言自明。

  探访“天舟”出征地,中国青年网记者发现,这是一座年轻的发射场,这里有一群百折不挠的年轻人,这群年轻人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写下一篇篇关乎青春与创造的动人故事,接力托起了大国古老的飞天梦。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穿过云层。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航天新城写新篇:伫神箭 望天涯 敢送快递上太空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1984年4月8日,随着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登上了中国航天的历史舞台。

  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顺利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发射中心的亮相之战堪称完美,全新的发射场发射全新的火箭,能否延续传奇?

  2016年6月25日,文昌航天人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优秀答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圆满成功,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精彩亮相!

  从长征七号首飞成功到天舟一号发射任务圆满,这座航天新城不断在创造历史。72岁的龙楼镇居民薛贵绪站在自家小洋楼里,观看了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他望向老家星光村的方向,兴奋地说,“要知道,卫星发射场可是建在我家的老房子宅基地上的。”

  远处发射场里的幢幢科研试验楼,仿佛像一夜间拔地而起,他不禁感叹,这几年的变化太快。老人口中的“变化太快”,离不开文昌航天人多年如一日的艰苦创业。

  2007年8月22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型航天发射中心。

  2008年3月,张荣宽、雷国超、余建秋、禇鹏非、许培振“五人小组”,从西南高原奔赴海岛潮尖,筚路蓝缕、风餐露宿,从头做起、白手起家。

  2008年12月,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2009年2月进驻清澜,随后转战地源小学,实施靠前指挥。

  虽不闻金沙水拍,但面对万亩原始椰林,也要披荆斩棘蹈沼泽、涉险滩;虽未见大渡桥横,但面对恶劣的“三高”环境,也要风雨无阻攀铁架、抢工期。

  那些日子里,“天天汗水湿衣裳,地源小学住板房。安全帽下晒黑脸,电动车上业务忙。”“戴着大草帽,住在小学校,迎着海风吹,顶着烈日笑。”当年的情形,在最早进驻文昌的航天建设者之一的张荣宽看来,仍是历历在目。没有宿舍就住民房,没有办公室就修建简易板房,食堂太小就分批吃饭,没有会议室就在仓库开会,立志要在中国的南海之滨为祖国架起腾飞天梯。

  一次次“大会战”“突击战”“攻坚战”后,一个个塔架、一座座厂房从图纸变为现实,清晰地记录下发射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勾勒出中国航天新长征的壮美历程。

  “文昌航天发射场靠海港,运输方便。火箭可以海上运输,箭体直径不再受铁路桥梁涵洞限制,进一步释放了火箭设计的潜力。”发测站设备科科长王亚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仅可用于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同型火箭运载能力可提高10%,此次发射的天舟一号,其运载能力便是世界现役货运飞船中最大的。

  年轻的航天人在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前合影留念。资料图 孙浩 摄

  航天尖兵很年轻:敢在死神旁绣花 接力天梯不辱使命

  中国航天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最让世界惊叹的,莫过于在航天领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未来力量。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经说过: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日渐担纲中流砥柱的航天尖兵们到底有多年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中国青年网记者找到了答案。

  不久前,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快速准备吊具、精准操作吊车、平稳对接箭体……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团队,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圆满完成了长征七号火箭吊装任务。

  火箭体型大、吊装难度高,如何放手让一群年轻人执行重大任务?而且,加注系统、供气系统、动力系统……几乎每个重要岗位都是在上演同样的场景。

  发测站站长唐功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站连续执行“国字号”航天发射任务,难点之多史无前例,强度之大前所未有。大部分人员首次上岗,原理知识、操作技能还比较生疏;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加快了设备设施锈蚀等挑战和压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落了大家的肩头。

  怎么办?是以逸待劳求助上级,还是立足自身创新攻关?事实证明,后者才是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

  他们确立了试验任务激发创新,技术创新带动科研,科研成果服务任务的创新驱动理念;

  他们制定了总师系统顶层设计、机关严密组织策划、技术室末端落实的三级科研创新管理模式;

  他们实施了“科研创新攻关团队计划”,充分利用产品测试、课题研发、设备调试、岗位排故、任务合练等时机,鼓励大伙儿大胆创新,并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他们还建立了科研预研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对关键急需技术集智攻关。

  在该站十余个分系统中,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指挥控制组走在了自主创新的最前沿。他们承担研发的新一代测发指挥监控系统有效解决了旧式系统存在的集成程度不高、数据传输范围窄、运行速率偏低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远程控制、可视化指挥和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先进功能,成为国内发射场领域的独一份。

  直面挑战敢于创新,每一位航天人,还对前辈们用生命和汗水总结出的“严慎细实”这四个字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国青年记者了解到,在发射场,地面设备站有一个液氢储罐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在死神旁边绣花”。由于氢分子极为微小,在做储罐与管路的连接时可能发生不易察觉的泄露,而氢与空气中的氧一旦混合后,极易发生爆炸危险。

  然而,这个岗位的年轻操作手把活儿干的细致而从容。连接管路,拧法兰盘,启动压力阀,他们总是能干得一丝不苟。指挥员张继也禁不住感叹说:“这个岗位虽然很危险,但是他们干着我能放心得下。”

  2016年8月10日,某液氢罐进行增压气检,一千多米的气检管路,数百个管路接口,岗位人员周金辉打着手电,弓着身,拿着气检用的喷壶,挨个做着气密性检查,一路走下来,脸上脖子上留下了蚊虫叮咬的片片红斑。

  晚上7点50分左右,一直在现场紧张指挥各岗位操作的张继突然接到周金辉的对讲机汇报。

  “报告指挥员,你赶紧过来看一下,阀门下部变颈焊接处有氮气泄露。”

  张继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赶紧前去查看,原来变颈焊接处焊缝已经发生锈蚀,造成管路内气体有微小泄露。这要是没被发现,用氢气置换氮气后,那可能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阀门全部打开后,管路内几百立方流动的液氢就像是堆在火堆旁的几十吨高能炸药,如果发生泄露,混在空气中的液氢只需要一个火星、一个静电甚至能量的一定累积就可能被引爆,方圆几公里就此将夷为平地。

  事后了解到,焊接口锈蚀本不属于例行气检之列,周金辉这个不起眼的检查发现,挽救了当晚现场工作的数十人的生命和以千万计的国家财产损失。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的“周金辉”。正是这些踏实奋进、专注精细的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驰帆翼而访神居,释团疑以答《天问》。继任弥重,青春无敌,卓技豪怀,敢与争锋!扬我国威上九天,以圆中华复兴之绮梦!

最新导读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