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多彩社团
多彩社团
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8-04-04 17:24:08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在部分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
 
一、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四个统一”的要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二、试点工作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要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如“挑战杯”、“三下乡”等,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职业设计指导 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 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青年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重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量化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
强化社会认同 争取劳动、人事等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大学生就业准入机制,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
三、有关要求
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和有关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要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领导。各地应由省级共青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学联组织联合成立省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领导小组,协调本省的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级团委学校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要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各项工作。各有关高校要制订长远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由校领导牵头组织团委、学工部(处)、教务处等有关部门成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负责计划的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要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学校已有工作项目尤其是学生综合测评等评估办法的衔接,应就计划实施在评优创先、求学深造、就业推荐等方面制订配套的政策。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组织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教学主渠道以外的学生素质拓展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高校党政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他们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中发挥应有作用,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注意统一品牌、协调行动、形成合力;要因地、因时制宜,兼顾地区、学校、专业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注重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操作机制、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激励机制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拟在全国普通高校(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校)逐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附件: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试点工作高校名单(略)
 
共青团中央
教 育 部
全国学联
 
最新导读
最新导读